[问答题] 资料一 早上,小凡被闹钟如约叫醒。还想多睡几分钟的她对闹钟说:十分钟后再叫我吧。于是,闹钟老老实实地又消停了十分钟。在梳洗完出门前,小凡先用电子交通地图看看哪个路段堵,以免在开车路上虚耗时间。下班回家,实在是不想做饭,那么就叫外卖吧。打开外卖 APP,上百款美食,任君挑选……出门逛街,小凡兜里也就带了几十块钱的零钱,因为现在所有的门店都支持移动支付,自己省事,还不用担心被偷……缴水电费?那也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去营业厅排队了,手机一点就搞定。这样的生活,会不会少了点什么呢?小凡并不这么想,她觉得这便利了我们,活跃了经济,丰富了世界,何乐而不为? 老张前不久到乡下参加老同学儿子的婚宴。婚宴是标准的乡宴。这是老张第一次看到人家厨师竟然带着一辆餐车来。车内的灶具、厨具一应俱全。车开到哪,一停就立即可以作业。非但如此,就连桌椅板凳、帐篷等也都是厨师自带。和其他来参加宴会的人们一样,老张也觉得这种方式很省事,可就是少了那么一点意思。在老张印象中,以前家里办红白事叫“过大事”。它们的的确确是个事儿——什么都自备,从桌椅板凳、被褥到锅碗瓢盆都要满村子借。事办完了,还要一家一家地还。远处的亲戚会早早地来,村上的人也会提前几天来帮忙。大家都是相互帮忙,相互麻烦。也就是因为这样,大家伙才有乡里乡亲的感觉。而现在,在事过完当天客人也基本走完,好像过大事儿也是个轻巧事儿了。 据一项权威的市场调查显示:现在人们更加偏向于购买操作简单、功能实用、外观简洁大方的产品,如果能额外有一点点其他优势,当然就更好了。一位著名的产品创意设计人说:“这最让人头疼了。我现在每设计一款产品的时候,都会反复地问自己——这个地方的设计是必须的吗,或者说,不要它可不可以?” 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一件事情,如果你不能简单地说清楚,那就代表你没有完全地弄明白。最深奥的思想,往往是用最凝练的语言表达出来的。化繁为简固然是一种艺术,但藏繁于简、于简见繁又何尝不是一种智慧?一首七言绝句 28 个字,但你要是不去了解作者生平、创作背景、所用典故等等,你可能就无法品咂其中况味。生活中有太多看似容易,到最后却摆了我们一道的事情。它们就如同所有深邃的湖泊,往往都拥有平静的表面,而只有当你迫近、凝视、谛听后,你才会感受到它真实而可怕的深度——你可以迅速地看见,但你不太可能快捷地看透。所以,我们必须小心翼翼、谨慎地顺着它的纹理去探索。而我们认识这个世界,也总是从本身的简单驶向由此及彼、由内向外的复杂,最后再回归到简单本身的。世间所有的事物,只有你看尽它的轮廓表象,再阅透它的肌理、质地,甚至是每一个细胞后,你才能说你真正地了解了它。那个从表相进入到深邃中的逼仄、繁杂的过程,是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必经阶段。 很多时候,简便快捷是我们所追崇的。抛开其他不说,我们的生活也是尽可能地在用减法,减去许多步骤,更直接地、更快捷地达到目的。这也符合工业时代的最大特点——最大限度地缩   短制造流程。但这个世界真的是在变得越来越简单吗?一部智能手机的基本应用功能就有上百 个,你要是一开始不仔细琢磨,可能很快就会有一种被它“忽悠”的感觉;一款便利人们生活的 APP 也许是一个团队加班加点、绞尽脑汁的心血结晶,并且,开发出来也不算完事了,开发团队还得时时关注着用户的使用体验,哪里要是有漏洞了得立马补上;一款简洁实用的产品在上市之前甚至会经过上千次的微调打磨;一部数百字的微小说,每一句话都可能包含着作者的千思万绪、煞费苦心……所以说,简单和繁琐,就是一对孪生兄弟。世界上并没有单纯的简单,也没有单纯的繁琐。更多时候,我们的“简单”和“繁琐”的总量并没有变,它们只是在不同的人群间流动,                                                                                                                                                                      但就是这不停的流动,推动了社会的改变。 我们追求简单朴素,但我们不能以此否认,甚至是拒绝繁复。毕竟,简有简的好,繁有繁的妙。那些恼人却必需的繁复是为我们生活增色添彩的生花妙笔,是对我们那些单纯目标和朴素心愿的有力成全。当然,为了繁复而故弄玄虚是庸人自扰。只有保持素心,详尽了解,深思熟虑,去芜存菁,从容应对,轻装上阵,最后才能满载而归。当简勿繁,当繁勿简;简繁得当,方能出效率,方能出成果。人生如画,惜墨或添笔,少少许应是朗清之月明星稀,多多许应是丰盛之花繁叶茂。 资料二 在西部某城,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面馆有数万家。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大部分面馆都采用多种经营:面条、酸辣粉、米粉、盖浇饭……一应俱全。然而,有一家面馆却独树一帜,它只卖小面。小面可以说是这座城市各类面食中最朴素的一种。它没有浇头,没有名贵佐料,只有面条、调料以及青菜叶。也正是由于不像牛肉面、炸酱面这些有浇头的面能用大肉大料添味儿,小面靠的完全是店家自己的手艺和食材品质。食客们说,这家只卖小面的面馆那些不可名状的绝活儿很多。别的店家也是食材新鲜,用料地道,可这家面馆的小面味道就是要高一层。“里面门道可多啦,要做好一碗小面,必须得有好几年的摸索。”这家颇具个性的面馆老板老叶说,“我只有笨办法,就是多做多摸索。比如说,我就发现,先放猪油后掺汤水和先加汤水后放猪油,做出来的小面味道就差很远。这些很难一口说清楚,只能慢慢摸索。我现在都还在边做边学呢。” 老叶介绍道,他家从爷爷辈开始,就是只做小面的。虽然现在老叶的店可以用“客似云来”四个字来形容,但当初老叶也是被现实狠狠地上了一课——店铺租金高企,商业区改造导致食客流量减少……亲戚朋友也劝他转型或者改行。可他就是特别拧:我要是连小面都做不好,还能干什么? 我要是把小面都做好了,那我还怕什么?那时的老叶,就凭着“只做小面”的信念,对抗着各种纷扰。每天吃一碗小面,对于食客来说,是一件稀松平常的小事;而对于老叶,每天却是要煮上千碗小面。小面虽小,要求却也不少,一碗小面必须包括当地特定的猪油、小磨香油、酱油、陈醋、榨菜、芽菜、油辣子和花椒面等等。而调味、煮面、熬汤这些事儿,每一件都是老叶亲力亲为。老叶没读过太多书,但有两句话却是一直记在心头:炮制虽繁必不敢减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料。所以,即使是在经营最困难的时候,老叶也坚持用最新鲜的原料,熬汤、制辣子油、拌料……一个步骤都不能少。卖不出去的,就全部倒掉。“我只做小面,要是我偷工减料,把自己小面这块招牌都做臭了,我还能怎么办?”也正是因为这一根筋的坚持,让老叶走到了现在,成为本地小面中的独一家。而在别的面馆开始做连锁、开分店时,老叶也没有眼红脑热, “要是开加盟连锁交给别人,做得不好,怎么办?我嘛,怕分心,还是踏实点好。” “做好小面不简单,一辈子只做小面,一辈子都能把小面做好更不简单。”这是一位“骨灰级”食客对老叶的评价。面馆很小,老叶是集老板、伙计于一身。这个小小的面馆,是他一生的天与地。而面馆门前至今挂着一位老食客送给他的对联: 油盐酱醋十年功,麻辣鲜香一碗面。 资料三 最近几年,很多二线城市的人才引进工作都开展得如火如荼。二线城市尚在努力,三四线城市自然也不甘落后:给钱、给房、给户口。然而,纵观很多三四线城市的“人才争夺战”,大多也只是出台买房打折、租房补贴、落户降标、项目资助、一次性奖励等引才政策。这固然有一定的吸引力。但作为本身经济实力和区位优势就不那么突出的三四线城市,给出和二线城市差不多的“彩礼”,能真正地“引凤求凰”吗? “在人才工作中,一些地方的同质化倾向依旧明显。”一位从事人才引进工作多年的部门负责人说道,“现在,很多中小城市都要高学历、高效能、高层次、高大上、高精尖的人才;而给人才的往往就是‘老三样’——钱、房和户口。”   “很多地方把人才引进工作想得过于简单了。”一位评论家说道,“人才工作不是把人引进来就可以的,它其实更依赖人才生态的建设——如何利用、再培养、激励,如何留得住才是重中之重。然而,这往往是被很多中小城市忽视。花了大力气,引不到人才;人才来了呆不久。消耗了那么多的财力物力,也还是为他人做嫁衣。”问题还不止于此,现在一些地方的人才引进工作,已经给当地的财政带来不小的压力和负担了。但收效却甚微。很多地方都重视引进外地人才,可外地人才引不来,厚彼薄此,重外轻里的人才政策更让本地人颇有意见,可以用“赌本也没赚到吆喝”来形容。 “计算机、生物科技、航空航天这些的尖端领域的顶尖人才本来就非常稀缺,即使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城市都是‘肉少狼多’。在这样的环境中,实力薄弱许多的三四线城市往往是耗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最后却还是被‘剩下’。而且,就算引进了,往往也用不好,甚至用不上。”一位人力资源专业的教授说道,“引进人才要靠优势,但中小城市能靠的优势往往不是物质吸引力,而是自己的特色。” 另一位评论家也给出了一个观点,“各个地方的人才引进工作,必须要‘错位’又‘对位’。我们的城市定位不应该也不可能是趋同的,要是采用同样的人才路线,是会‘撞车’的;毕竟错落有致,才既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又符合建筑美学嘛。我国各个城市间的地理、经济等方面差距依旧巨大,对人才的吸引力、对人才的需求结构都是大不相同的。我们必须认清这个现实,找准自己的位置,才可能做好人才工作。因为你是你,你不是别的城市。你在全省,甚至是全国有你的角色定位,有你自己独特的优势。所以必须各就其位、各求所需。” 位于东部的 B 市,就曾犯过一种“经典”的错误。在五年时间里,B 市花费数亿资金引进了大量外市的高职称人才。然而,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招来了女婿,气走了儿子。各个地方都是这样,厚彼薄此成了通病!”B 市土生土长的科研人员小姚说道,“同样的学历、同样的职称,就因为我一直在本地,来路不同,待遇差距就这么大?果然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这让我们这些兢兢业业的本地人有些寒心。”而与此同时,小姚也接到了外地的一个职位邀请,待遇颇为优厚,他说自己正在考虑中。其实引进人才不能够片面地理解为“买进人才”。发掘培养本土人才也同样重要。 资料四 M 市 D 区是省内实施科技特派员工程的试点地区。在村民们心中,科技特派员就是要给田间地头开药方,把先进的科技种到地里头,长出金苗苗。 不久前,D 区记者小菲就本区科技特派员的情况,对区科技局局长李明进行了一次采访。在采访中,李局长感叹道:“我们还有很多的工作可以做。” “我们的科技特派员大部分是行业领域的专家、大学生,有的讲授得偏重于纯理论,对农民来说,太过于抽象,不接地气,不实用。这在实际操作中是得不到农民欢迎的。再者说,术业有专攻,本是种蔬菜的农民,要是派一个专攻苗木培养的工作人员给他,又能有多少用呢?”李局长认为,“农民需要和专业领域对口的,有真才实学的,能听懂田坎语言的科技特派员对接,而非流于形式的‘拉郎配’。” D 区目前共有 440 多个行政村,但科技特派员总共才 82 名。这令李局长忧心。“在这支队伍里,60 来岁的根本不算老,最大的已经 70 多岁了。想想这些老人们还能在田坎上、果林里跑几年?而一个大学生想要成为一名科技特派员,起码要跟着老特派员学习两年。但是,有多少大学生愿意跟着天天进村下地?我们这些年过花甲的特派员又有多少精力来带这些‘徒弟’呢?” D 区的村民老蒋也对小菲说道,“去年我养土鸡,上面给我安排了科技特派员。结果每次来就是帮我喂喂鸡苗,陪着唠唠嗑。后来我怀疑有些鸡苗害了瘟病,找他帮忙看看,他却说没事,叫我放心。结果后来几百只鸡全部染上了鸡瘟,让我损失惨重。”对此,老蒋表示很无奈。 小菲对全区 82 名科技特派员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有近三分之二的科技特派员认为自己的知识结构趋于老化,需要更新丰富。而同时,80%的科技特派员表示因为工作的关系,自己根本没有时间去自行组织学习,但如果有相应的知识讲座、观摩交流会的话,他们会积极参加,有优质的网络学习资源也不愿错过。并且这些特派员有不少同专业同领域的朋友、同学其实也有成为服务农村的科技特派员的意愿,但最后都因为工作忙、不在本地、不在政府指派培养范围内等原因而作罢。 据悉,D  区计划近期开展服务行动。围绕本地农业主导产业,建立一批“互联网+科技特派   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对接国家、省里的“科技特派员管理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