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上也曾阔过的苏州思必驰

2011年,苹果发布Siri,同时在市场上放了一个大大的卫星,号称要打造一个智能语音助理。
思必驰创始人受此影响,也开始进入AI语音对话技术领域创业,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形成了自己的技术壁垒。
但如今十几年过去了,思必驰这个团队在做的事情却已经让人越来越摸不到门道了。

从智能汽车、智能家电这样的终端设备,到公交、金融、公安、政府这样的行业客户,还自研了会议转写麦克风音箱、语音跟踪摄像头、AI芯片模组,只有我们想不到,就没有他不做的。
2023年大模型开始火起来之后,它还赶时髦发布了自己的大模型,画了好大的一张饼,只是懂行的人都清楚,凭它家2023年6个亿的营收规模,再加上一直以来营收几亿就要亏损几亿的强大惯性,绝对卷不起开局就要10亿美元买GPU的大模型技术,最多做做微调,帮客户做做应用。

那么,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是,现在思必驰到底在做什么东西?

我们从思必驰曾经是阿里旗下天猫精灵设备的语音交互技术供应商说起。
2019年浙江天猫技术有限公司是思必驰的第一大客户,给他家贡献1千万的营收,后面几年,上汽、OPPO手机都曾经以最大客户的身份给思必驰贡献过千万级的营收。
连IT大厂都用他,没错,这就是他家的核心技术,即,小模型时代的语音交互技术。
以AI对话起家,把语音交互技术做进了这些各行业头部企业的技术供应商体系中,充分说明他家做的事情是有技术壁垒的。
再之后我们看到的各种眼花缭乱的产品、方案,都是围绕着这个核心技术展开的,不管是做芯片,还是给汽车、家电、政府、医院、交通等各行业提供解决方案,都没有离开这条主线。

看起来是个细分领域的高科技企业?
很遗憾,toB市场不是一条高科技、高投入、高增长的发展路线,而是一个比拼客户关系、供应链管理、压缩成本的战场。
看看当年的AI四小龙活成了什么模样大家就会清楚,靠烧钱去砸单点技术深度是没法持续搞定客户拿单子的,因为竞对很快就会追上来。
思必驰的发展结局跟已经没落的"AI四小龙"也基本一样,几次冲击IPO都失败,监管明确对他家的经营可持续性提出质疑,翻译成人话就是,你家没准啥时候GG了,就别来股市圈钱了。

大模型时代的到来,对思必驰是好是坏?依我看是利空更多。
原因很简单,对于那些已经习惯了toB市场的打法且形成良性商业循环(说人话就是已经开始赚钱)的公司来讲,以后可以卖的产品中又多了一个模型,一个300万的单子加上大模型就可以做到800万,当然是利好。
但对于思必驰这种至今还在持续亏损,明显没有找到toB市场正确生存姿势的厂商来说,大模型会让他赖以生存的"语音交互技术"大打折扣,因为他的核心技术变得不再核心。

回到"屋顶的闪闪星光"这个IP的主题,软件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和就业选择问题上,这家公司到底值不值得入?
思必驰的高光时刻应该是在2017年,不到半年时间内先后获得CCTV1、CCTV2的报道,获得阿里、联想的注资,又打入了天猫精灵、小米音箱等互联网大厂产品的技术供应商体系中。
但这么多年过去了,从网上能找到的2022年统计数据来看,中国智能语音市场300亿元的规模已经被科大讯飞、阿里云、百度这三家瓜分完毕,思必驰和拓尔思等其它小玩家一起分享10%的份额。
从十几年前技术创新引领者,到今天变成市场上的一个边缘玩家,思必驰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几次上市失败之后,2024年1月思必驰又拿到了2亿人民币的融资,虽然公关稿上说要在大模型和智能语音交互技术上继续投入,但明眼人都知道,以他家每年亏损几个亿的速度来看,这更像是上市前的续命,以免倒在黎明前的黑暗中。
市场是残酷的,顺风顺水时媒体流量打到身上,让人充满鸡血,而没落时都是不声不响的。这就是中小企业的痛处,也是为什么我不建议刚毕业的人去中小企业的原因,它没法给人提供一个在软件技术领域平稳落地的环境。

大家觉得这样的公司值得入吗?
#思必驰##语音技术岗##语音算法#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6 收藏 评论
分享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